共 40 条
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制度与土地生产率——来自黄土高原农户的证据
被引:18
作者:
李卫
[1
]
薛彩霞
[2
]
姚顺波
[2
]
朱瑞祥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地生产率;
种植制度;
黄土高原;
扩展的C-D函数模型;
多元回归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326.1 [种植业];
S34 [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90101 ;
摘要:
经济效益是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小麦玉米种植户的调查,采用扩展的C-D函数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种植制度下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作物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缓释性;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农户顷均利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考虑家庭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后,顷均利润的效果更明显。(2)种子费用、灌溉费用、机械服务费用对作物产量有正向影响,农药除草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取决于其是预防性的还是控制性的。(3)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土地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不计家庭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规模对顷均利润有正向作用;土地经营规模与作物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细碎化阻碍了农户顷均利润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259 / 1271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