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在黄土高原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23
作者
孔维萍
成自勇
张芮
何钊全
何正乾
张晓霞
刘静霞
高阳
机构
[1] 不详
[2]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旱地农业;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黄土高原;
D O I
10.13866/j.azr.2015.02.05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技术已从单纯的平移效仿国外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逐渐过渡到集特色鲜明、因地制宜、传承改革为一体的该区特定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技术为衰减一些关键温室气体在农田尺度的排放和吸收同样至关重要。在归纳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农田水生态过程和防侵蚀效应的内在机制,并重点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该区重要的土壤温度效应、土壤理化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温室气体的影响和成因。最后还对目前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垄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将是该区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路,以期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和系统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5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 [J].
巩文峰 ;
李玲玲 ;
张晓萍 ;
史旦旦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32) :280-285
[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绵土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J].
王琳 ;
李玲玲 ;
高立峰 ;
刘杰 ;
罗珠珠 ;
谢军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09) :1057-1063
[3]   播种机械与秸杆覆盖对玉米衰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J].
徐福利 ;
王渭玲 ;
汪有科 ;
冯浩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21 (04) :608-616
[4]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春小麦成熟期农田温室气体通量日变化的影响 [J].
段翠清 ;
张仁陟 ;
蔡立群 ;
张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21) :35-40
[5]   秸秆还田对旱作冬小麦后茬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APSIM模拟 [J].
杨轩 ;
谭广洋 ;
沈禹颖 .
干旱区研究, 2013, 30 (04) :609-614
[6]   田间微集雨技术研究及应用 [J].
莫非 ;
周宏 ;
王建永 ;
赵鸿 ;
张恒嘉 ;
吴姗 ;
陈应龙 ;
杨通 ;
邓浩亮 ;
Asfa Batool ;
王润元 ;
Simon Nzou Nguluu ;
李凤民 ;
熊友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8) :1-17
[7]   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的实践 [J].
张仁陟 ;
黄高宝 ;
蔡立群 ;
罗珠珠 ;
李玲玲 ;
谢军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01) :61-69
[8]   不同耕作方式下春小麦生育期土壤酶时空变化研究 [J].
罗珠珠 ;
黄高宝 ;
蔡立群 ;
张仁陟 ;
李玲玲 ;
谢军红 .
草业学报, 2012, 21 (06) :94-101
[9]   秸秆还田及施肥对小麦复种油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J].
何向南 ;
黄高宝 ;
黄鹏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6) :1003-1008
[10]   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J].
郭晓霞 ;
刘景辉 ;
田露 ;
李立军 ;
赵宝平 ;
张向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