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微集雨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81
作者
莫非 [1 ]
周宏 [1 ,2 ]
王建永 [1 ]
赵鸿 [1 ,3 ]
张恒嘉 [2 ]
吴姗 [1 ,2 ]
陈应龙 [4 ]
杨通 [1 ]
邓浩亮 [1 ,2 ]
Asfa Batool [1 ]
王润元 [3 ]
Simon Nzou Nguluu [5 ]
李凤民 [1 ]
熊友才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4] 西澳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及农业研究所
[5] 肯尼亚国家农业研究院Katumani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降雨; 田间微集雨系统; 雨养农业; 高产高效; 可持续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3.1 [地面水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过去30a,田间微集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主要耕作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同田间微集雨及覆盖(地膜、砂石和秸秆)栽培技术在黄土高原不断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垄沟无覆盖技术、平地覆盖技术、垄沟半覆盖技术和垄沟全覆盖技术等发展过程,特别是沟垄地膜全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为西北旱区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本文综述了田间微集雨技术的演变历程及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归纳了垄沟和覆盖模式及播种方式对作物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作物生理生态、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杂草、病虫害、覆盖物残留和作物物候等的影响,并分析了该技术的高产高效和生态风险以及两者的互作关系。文章最后还对该技术的高效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讨论,旨在对雨养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01 条
[1]   垄沟覆膜栽培冬小麦田的土壤呼吸 [J].
上官宇先 ;
师日鹏 ;
韩坤 ;
王林权 .
生态学报, 2012, 32 (18) :5729-5737
[2]   农用残地膜回收机械发展概述 [J].
王福义 .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 (09) :44-45+48
[3]   延安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J].
张翠红 ;
张强 ;
杜鹃 ;
王磊 .
陕西农业科学, 2012, 58 (04) :260-261
[4]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王国祥 ;
方彦杰 ;
潘永东 .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14) :2921-2925
[5]   全膜双垄沟不同覆膜时期对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J].
刘晓伟 ;
何宝林 ;
郭天文 .
核农学报, 2012, 26 (03) :602-608+627
[6]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半干旱黄土高原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吴荣美 ;
王永鹏 ;
李凤民 ;
李小刚 .
生态学报, 2012, 32 (09) :2855-2862
[7]   新型联合整地机的设计与实现 [J].
何义川 ;
王序俭 ;
曹肆林 ;
王敏 .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10) :6313-6315
[8]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材料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张惠 ;
李娟 ;
贾志宽 ;
张涛 ;
侯贤清 ;
张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2) :93-100
[9]   全膜双垄沟播起垄施肥铺膜机的研制 [J].
史增录 ;
赵武云 ;
马海军 ;
蒋五洋 ;
柴守玺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2) :169-174
[10]   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J].
罗珠珠 ;
黄高宝 ;
蔡立群 ;
张仁陟 ;
李玲玲 ;
谢军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02) :12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