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91
作者
窦伟坦 [1 ,2 ]
侯明才 [1 ]
陈洪德 [1 ]
董桂玉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构造条件、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储盖组合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详细分析,认为该区延长组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具有形成良好油藏的潜力。油藏控制因素分析表明:油藏分布受延长组烃源岩厚度、生烃强度、排烃强度控制,油气运移指向紧邻生烃坳陷的流体低势区;有利沉积相带是三角洲油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往往距生烃坳陷近,具有优先捕获油气的位置优势,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高渗透储层是油藏高产的重要因素。盆地中长6、长8地层中存在相对高渗透砂岩储层,油藏的高产往往与其有直接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6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试论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岩性油藏分析的几项地质关键技术 [J].
毛明陆 ;
杨亚娟 ;
张艳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27-33
[2]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J].
韩宗元 ;
苗建宇 ;
布占琦 .
现代地质, 2007, (03) :532-537
[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剩余压力分布及油气运聚条件 [J].
刘小琦 ;
邓宏文 ;
李青斌 ;
任国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2) :143-145
[4]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长2油藏分布规律 [J].
赵靖舟 ;
王永东 ;
孟祥振 ;
时保宏 ;
王晓梅 ;
曹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23-27
[5]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俊杰著, 2002
[6]  
中国陆相油气储集层[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裘怿楠等著, 1997
[7]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朱夏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