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的碳同位素旋回地层与突变事件

被引:12
作者
李玉成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实验室!南京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合肥市安徽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C同位素; P/T界线; 旋回地层;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9.04.005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南方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初碳酸盐岩的C 同位素演化基础上, 考察了长兴阶层型剖面的高分辨率C 同位素旋回地层,发现长兴阶有三个C 同位素四级旋回,与吴家坪阶晚期的一个四级旋回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旋回。与这种缓慢变化形成强烈对比的是:P/ T 界线上在1 .5 ~2.6 万a 左右的地球年时间中δ13 C 突变为高负值, 形成剧烈负异常, 其中生物集群绝灭因素可能占2/3 以上,变负幅度约5‰~6 ‰。二叠纪末生物集群绝灭的原因可能与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引起的气体增加和缺氧事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华南二叠系长兴阶灰岩的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J].
李玉成 .
地层学杂志, 1998, (04) :40-47
[2]   华南二叠系长兴阶层型剖面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地层 [J].
李玉成 .
地层学杂志, 1998, (01) :38-43
[3]   前乐平统海洋动物灾变事件 [J].
金玉玕,张进,尚庆华 .
古生物学报, 1995, (04) :410-427
[4]  
中国南方二叠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 地质出版社 , 王立亭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