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主从句间的回指问题

被引:20
作者
许余龙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主题性; 可及性; 回指; 语篇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回指现象研究中一个似乎尚未受到足够重视的方面,即汉语篇章中偏正复句里的主、从句之间的回指问题。通过对实际语料的篇章分析,我们试图证明,主题性与可及性这两个语篇认知概念,如果赋予明确的定义并使其在具体分析中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用来解释大多数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回指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7+189 +18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Referring Expressions: A Unified Approach[J]. K.M. Jaszczolt.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1(02)
[2]   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 [J].
许余龙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5) :321-328+399
[3]   汉英篇章中句子主题的识别 [J].
许余龙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 (06) :3-9
[5]  
A neo-Gricean pragmatic theory of anaphora 1[J] . Yan Huang.Journal of Linguistics . 1991 (2)
[6]  
Interpreting anaphoric expressions:A cognitive versus a pragmatic approach .2 Journal ofLinguistics .
[7]  
Halliday,M. A. K.,Hasan,Ruqaiya. Cohesion in English . 1976
[8]  
Resolving third-person anaphora in Chinese texts: towards a functional-pragmatic model .2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