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44
作者
尹乐
李建梅
周亮广
机构
[1]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益相关者; 旅游资源评价; 皖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5 ; 0503 ;
摘要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保护价值及生态敏感度4个目标层19个指标,利用AHP方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对皖东地区旅游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对非遗旅游资源评分值。政府对非遗旅游资源的评价最高,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评价基本相同,游客的评价最低。政府机构是地方非遗开发保护和传承的主导者,应积极引领发挥其最大旅游效益;当地居民和经营者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参与者,应积极提高自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主动意识;非遗地域差异明显,游客对其相对生疏,建议重点开发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非遗旅游活动,不同群体在开发利用非遗旅游资源方面各尽其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6+176 +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王文章; 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  
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加)LynnC.Harrison;(加)WinstonHusbands主编;周常春等主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   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及传承 [J].
尹乐 ;
晋秀龙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1 (06) :125-130
[4]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J].
陈炜 ;
陈能幸 .
社会科学家, 2011, (10) :83-86
[5]   基于AHP法的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J].
代凌枝 ;
代合治 ;
赵汝磊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 23 (01) :64-70
[6]   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与旅游开发研究 [J].
曹诗图 ;
胡绍华 ;
查俊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0, (02) :81-85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 [J].
顾金孚 ;
王显成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9) :793-795
[8]   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 [J].
郭华 .
人文地理, 2008, (02) :100-105
[9]  
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J].孙青;张捷;.旅游学研究.2007, 00
[10]  
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研究.[J].马勇;李莉;.旅游学研究.2007,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