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及传承

被引:4
作者
尹乐
晋秀龙
机构
[1]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保护; 传承; 皖东地区;
D O I
10.19747/j.cnki.1009-2463.2012.06.026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已被列入滁州市级以上的非物质遗产名录的项目共计49项。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手段、范围与力度,也已不能适应皖东地区人文旅游发展的客观现实。目前皖东地区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受众性不强、原真性缺失等问题。根据皖东地区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的各自不同特点,提出民间美术观赏类,民间音乐、歌舞、曲艺、戏曲、杂技等表演类,传统手工技艺类,民俗类非遗项目因类而宜的保护传承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研究——以广东东莞千角灯为例 [J].
李文丽 ;
章牧 ;
白华 .
特区经济, 2010, (09) :156-158
[2]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特性与实现方略——以弋阳腔为例 [J].
杨咏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7) :223-226
[4]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民族传统体育分类探析 [J].
张春燕 ;
田振华 ;
刘跃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 (03) :25-28+33
[5]   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研究——以第一批为例 [J].
张雪峰 ;
冯艳琼 .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 (02) :146-147
[6]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 [J].
关昕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9 (01) :1-6
[7]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 [J].
熊尚全 .
人民长江, 2009, 40 (11) :87-89
[8]   江苏第一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J].
王玮 .
中国音乐, 2009, (01) :192-195
[9]   “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J].
薛艺兵 .
人民音乐, 2008, (02) :28-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