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的哲学依据

被引:9
作者
高荣林
机构
[1] 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
关键词
著作权犯罪; 犯罪目的; 哲学反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著作权犯罪是否应该"以营利为目的",学界有"取消说"和"保留说",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哲学依据是"激励理论"和"社会规划理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著作权犯罪必须具备"以营利为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饶明辉.吉林大学.2006, 05
[3]   刑法应当取消著作权犯罪的“营利目的”要件 [J].
裴显鼎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5) :41-43
[4]   在宽严和轻重之间寻求平衡——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方向 [J].
卢建平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5) :37-40
[5]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比较研究.[M].赵秉志;田宏杰著;.法律出版社.2004,
[6]  
财产的法律和政治理论新作集.[M].(英) 芒泽; 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  
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M].孔祥俊著;.法律出版社.2002,
[8]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