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智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分歧与美国对华多重身份定位

被引:5
作者
吴文成 [1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 外交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美国智库; 认知分歧; 国家身份; 修正主义国家;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8.04.001
中图分类号
D8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外部世界对于"一带一路"的真实态度和其内部的观点分歧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美国的态度较为关键。论文选择了美国多家核心智库作为观察对象,系统检视了美国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及其认知分歧,结果发现美国国际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其是出于经济发展动机还是出于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动机。进一步地看,这种对于"一带一路"经济和地缘政治目标的不同判断,反映出美国战略层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而这种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表明,虽然美国对华越来越疑虑,但美国战略界整体上仍然未把中国视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未从根本上认定中国正在挑战美国霸权和当前的世界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76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中国的策略选择——基于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外交关系委员会学者观点的分析 [J].
宋瑞琛 .
国际展望, 2017, 9 (06) :57-74+151
[2]   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与应对分析 [J].
笪志刚 ;
任晓菲 ;
李扬 .
当代韩国, 2017, (02) :36-51
[3]   美国主流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探析——基于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基金会及美国进步中心的研究 [J].
刘军 ;
马晴 .
国外社会科学, 2017, (03) :83-91
[4]  
印尼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述评[J]. 米拉,施雪琴.南洋问题研究. 2016(04)
[5]  
菲律宾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J]. 吴杰伟.南洋问题研究. 2016(04)
[6]  
缅甸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反应[J]. 李晨阳,宋少军.南洋问题研究. 2016(04)
[7]   “一带一路”视角下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体系 [J].
李伟建 .
西亚非洲, 2016, (05) :76-89
[8]   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基于《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J].
朱桂生 ;
黄建滨 .
新闻界, 2016, (17) :58-64
[9]   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辩论、选择与走势分析 [J].
李海东 .
美国研究, 2016, 30 (04) :9-36+5
[10]   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思考 [J].
王秋彬 ;
崔庭赫 .
公共外交季刊, 2015, (04) :60-6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