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黑米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相关性

被引:9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彭仲明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广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广州,武汉
关键词
黑米; 粒形性状; 矿质元素含量; 遗传效应; 遗传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 ,分析了籼型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 和F2 种子的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长 粒宽等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米粒中矿质元素Fe、Zn、Mn和P含量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 :4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作用影响 ,其中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的作用更大 ,且种子直接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占主导。粒重、粒宽和粒长 粒宽的种子直接遗传率较高 ,杂种早代单粒选择效果较好 ;粒长的种子直接遗传率和母体遗传率均属中等 ,较高世代的杂种进行单株选择和单粒选择均有一定效果。 4种粒形性状与其米粒中矿质元素Fe、Zn、Mn和P含量表现较强的种子直接加性相关、直接显性相关、细胞质相关、母体加性相关和母体显性相关 ,在特种稻育种实践中 ,可以通过粒形性状的间接选择 ,达到改良其矿质元素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籼型黑米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遗传效应研究 [J].
张名位 ;
何慈信 ;
彭仲明 .
作物学报, 2001, (06) :869-874
[2]   黑米中矿质元素铁、锌、锰、磷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J].
张名位 ;
杜应琼 ;
彭仲明 ;
何慈信 .
遗传学报, 2000, (09) :792-799
[3]   色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 [J].
张名位 ;
彭仲明 .
作物学报, 1996, (04) :430-436
[4]   稻米营养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和遗传改良 [J].
石春海 ;
朱军 .
生物数学学报, 1996, (02) :89-96
[5]   谷类作物胚乳性状遗传控制的鉴别 [J].
莫惠栋 .
遗传学报, 1995, (02) :126-132
[6]   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J].
朱军 ;
许馥华 .
作物学报, 1994, (03) :264-270
[7]   籼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石春海 ;
朱军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3) :69-74
[8]   黑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J].
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所黑米课题组 ;
张名位 ;
彭仲明 ;
徐运启 .
广东农业科学, 1993, (05) :32-35
[9]   籼型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Ⅰ.稻米外观品质及氨基酸含量分析附视频 [J].
易小平 ;
陈芳远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91, (01) :25-32
[10]   水稻籽粒外观品质及脂肪的遗传研究 [J].
祁祖白 ;
李宝健 ;
杨文广 ;
吴秀峰 .
遗传学报, 1983, (06) :45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