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的构建与储能模式分析

被引:70
作者
门向阳
曹军
王泽森
杜文娟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集成负荷; 能源互联微网; 储能; 日前调度;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72419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多能互补能源集成系统的提出,有利于实现能源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负荷需求。其中,储能作为多能互补系统的关键设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的运行效率。该文在多能互补工程思想指导下,首先建立面向气电热集成负荷终端的能源互联微网型多能互补系统,将储能模式分为单储能设备、双设备联合储能和混合储能三种,然后以多能互补系统的日前调度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式下储能设备之间的互相影响,并讨论三种储能模式下多能互补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证明,气–电–热混合储能模式下的经济性最优,且储能出力与各类能源负荷需求有较大关系,有利于缓解三负荷调峰的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727 / 5737+5929 +59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微网经济调度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 [J].
吴雄 ;
王秀丽 ;
王建学 ;
别朝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8) :1-9
[22]   微网多目标经济调度优化 [J].
陈洁 ;
杨秀 ;
朱兰 ;
张美霞 ;
李振坤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19) :57-66+19
[23]   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应用规划及其效益评估方法综述 [J].
王承民 ;
孙伟卿 ;
衣涛 ;
颜志敏 ;
张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07) :33-41+21
[24]  
A new principle of synthetic cascade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energy and physical energy[J]. JIN Hongguang1, HONG Hui1,2, WANG Baoqun1,2, HAN Wei1,2 & LIN Rumou1,2 1.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2.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