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非线性膨胀模型及壳内膨胀体对地表垂直位移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梁北援
梅世蓉
朱岳清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关键词
垂直位移; 围压; 地表; 地球表面; 膨胀模型; 本构关系; 材料动态性质; 岩石; 应力主方向; 应力差; 差异应力; 非弹性; 孕震过程; 地震孕育过程; 判别准则; 地震前兆; 地震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壳内岩石膨胀可能是形成某些大陆地震前兆的一个重要机制。为了揭示孕震体内岩石膨胀的作用,进行必要的膨胀模型的研究及相应的模拟计算是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Nur 已做了开拓性工作。但是,为了更加适合地壳内部的情况,还应考虑某些因素的作用,如围压对膨胀的影响,起始膨胀的应力判别准则等。本文就是在考虑了上述因素的条件下,对Nur提出的膨胀本构关系做了一些必要的扩充。同时,为了模拟实际的孕震过程,将此模型编制成有限元程序,装在IBM-PC机上。最后,利用一个二维剖面模型,对地壳内不同深度产生膨胀的可能性及膨胀后地表垂直位移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岩石膨胀与地震前兆机制(一)——地壳内存在岩石膨胀的可能性 [J].
梅世蓉 ;
梁北援 .
地震, 1986, (01) :1-8
[2]   地震前兆的地区性 [J].
梅世蓉 .
中国地震, 1985, (02) :19-25
[3]   构造地震的前兆理论——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式 [J].
牛志仁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3) :199-212
[4]  
震源物理[M]. 地震出版社 , 郭增建,秦保燕编著, 1979
[5]  
Volume changes during fracture and frictional sliding: A review[J] . W. F. Brace.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8 (4)
[6]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dilatant behavior of a brittle rock[J] . J. Theodore Cherry,Robert N. Schock,Joel Sweet.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5 (1)
[7]  
A note on the constitutive law for dilatancy[J] . Amos Nur.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5 (1)
[8]  
Two models for earthquake forerunners[J] . V. I. Mjachkin,W. F. Brace,G. A. Sobolev,J. H. Dieterich.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