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世“碳位移”事件在南海的记录

被引:16
作者
赵泉鸿
汪品先
成鑫荣
王吉良
黄宝琦
徐建
周震
翦知湣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有孔虫; 古海洋学; 中新世;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海北部ODP 1148A孔(18°50.17′N, 116°33.93′E, 水深3308.3 m)中新世24-5 Ma底栖有孔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 和 C. kullenbergi及18-5 Ma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两者的δ13C曲线总体上同步波动, 呈现由早-中期重值向晚期轻值的演化趋势; 记录了早-中期23.1-22.2和17.3-13.6 Ma两次显著的正位移和晚期10.2-9.4和6.9-6.2 Ma的两次负位移, 这些位移都具全球意义, 为南海与全球进行同位素地层学对比提供了基础, 更是研究全球碳储库及其相关的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氧同位素地层学 [J].
赵泉鸿 ;
翦知湣 ;
王吉良 ;
成鑫荣 ;
黄宝琦 ;
徐建 ;
周震 ;
房殿勇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800-807
[2]   南海冰期深部水性质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J].
翦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50-256
[3]  
南海珠江口盆地第三纪微体古生物及古海洋学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郝诒纯等著, 1996
[4]  
Deep-sea carbonates: Reading the carbon-isotope signal[J] . W. H. Berger,E. Vincent.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86 (1)
[5]  
Middle Miocene deepwater paleoceanography in the Southwest Pacific: Relation with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 development .2 Flower B P,Kennett J P. Paleoceanogr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