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21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沈珍瑶
伍星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3S技术; 长江流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非点源污染; 模拟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将泥沙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残留的农药、化肥及动植物残体带入水体,使水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含量增加,水质污染加重,这是造成长江干流汛期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虽然针对长江流域的研究很多,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水质的非点源污染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分析当前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和3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信息系统,并结合3S技术勾画出该系统的框架。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维持流域生态平衡,采取合理的土地管理方式,保护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1] 中国湖泊环境[M]. 海洋出版社 , 金相灿等 著, 1995
  • [12] Detection of changes in streamflow and floods resulting from climate fluctuations and land use-drainage changes
    Changnon, SA
    Demissie, M
    [J]. CLIMATIC CHANGE, 1996, 32 (04) : 411 - 421
  • [13]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basin level analyses of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problems .2 Basnyat P,Teeter L D,Lockaby B G,et al.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0
  • [14] 长江和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控制因素附视频
    沈志良
    刘群
    张淑美
    苗辉
    张平
    [J]. 海洋与湖沼, 2001, (05) : 465 - 473
  • [15] 保护长江 任重道远
    翁立达
    [J]. 人民长江, 2001, (07) : 1 - 5+49
  • [16] GIS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曹文志
    洪华生
    岳世平
    张玉珍
    张祖麟
    张逸民
    [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 658 - 663
  • [17] 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对策
    辜胜阻
    侯伟丽
    不详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0, (02) : 260 - 264
  • [18] 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
    杨爱玲
    朱颜明
    [J].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5) : 60 - 67
  • [19] 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张金池
    胡海波
    阮宏华
    方炎明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2) : 18 - 22
  • [20]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防治对策及实施成效
    史立人
    [J]. 人民长江, 1998, (01) : 41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