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

被引:37
作者
王钢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法原因给付; 不法原因委托; 侵占罪; 他人财物; 非法占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民法中的不法原因给付制度旨在对不法给付行为进行一般预防。不法原因给付要求给付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财产终局性地给予受领人,其导致给付者不得基于不当得利或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要求受领人返还所受财产,但并不排除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若不法原因仅存在于受领人一方或排除返还请求权反而不利于实现法规范之目的,则应当对不法原因给付制度进行目的性限缩。在考察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成立之关系时,须区分不法原因给付与不法原因委托。侵吞不法原因委托物的,构成侵占罪。将不法原因给付物据为己有的,原则上不构成侵占罪。但在不法原因给付仅限于对财物的使用、收益权以及须对不法原因给付制度加以目的性限缩的场合,仍有肯定侵占罪成立的余地。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54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财产犯刑民交错问题探究 [J].
杜文俊 .
政治与法律, 2014, (06) :46-57
[3]   货币所有权归属及其流转规则——对“占有即所有”原则的质疑 [J].
其木提 .
法学, 2009, (11) :58-68
[4]   不法原因给付及其制度构建 [J].
谭启平 .
现代法学, 2004, (03) :131-140
[5]   论不法原因给付 [J].
洪学军 .
河北法学, 2003, (03) :36-42
[6]   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 [J].
周光权 .
法学研究, 2002, (03) :124-141
[7]  
合同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杨立新, 2013
[8]  
债法各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华彬, 2013
[9]  
合同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崔建远, 2012
[10]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黎宏,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