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乐平统(Lopingian)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

被引:24
作者
金玉玕 [1 ]
沈树忠 [1 ]
CMHenderson [2 ]
王向东 [1 ]
王伟 [1 ]
王玥 [1 ]
曹长群 [1 ]
尚庆华 [3 ]
郑全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界线层型(GSSP); 乐平统; 二叠系; 蓬莱滩剖面; 来宾; 广西; 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6 [二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乐平统底界全球界线层型(GSSP)已经被确定在中国广西来宾县的蓬莱滩剖面,这一界线以牙形类化石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 Mei&Wardlaw的首次出现为标志,位于蓬莱滩剖面的茅口组顶部来宾灰岩的6k层之底,层型剖面点位于C.postbitter hongshuiensis至C.dukouensis的演化谱系内,大致与阿布萨罗卡巨层序(Absaroka Megasequenses)的中部与上部之间的界线相当。层型剖面点位所在的来宾灰岩代表了一套界于茅口组和合山组之间的低水位沉积,在这一界线附近,类、腕足类、珊瑚类和菊石类等动物群均发生了重大更替;同时,δ13C值和87Sr/86Sr同位素比值也有一个明显的降低。从瓜德鲁普世晚期的磁性正常极性带向吴家坪早期反向极性带的转变也发生在这一界线附近,因此,这一界线可以很好地用于进行全球海陆相地层的对比。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二叠系乐平统底界的牙形化石定义(英文) [J].
金玉玕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 (01) :18-29
[2]   二叠纪菊石属Shengoceras的特大型标本在广西的发现 [J].
周祖仁 ;
B.F.Glenister ;
W.M.Furnish .
古生物学报, 2000, (01) :76-80
[3]  
陈海泓,孙枢,李继亮,F.Heller,J.Dobson.四川武隆地区二叠—三叠系磁性地层学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12):1317-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