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联系度的武汉城市圈动态发展研究

被引:12
作者
黄俊 [1 ]
李军 [1 ]
周恒 [2 ]
黄经南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关键词
城市联系度; 交通流; 经济流; 空间优化; 武汉城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在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人流、物流为表现形式的有形交通流和以信息流、资金流为表现形式的无形经济流共同决定了城市间的联系度强弱,进而决定了城市群的空间职能结构。交通流和经济流必须相互匹配,城市群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文章选取2010年及2013年武汉城市圈的相关数据,分析三年来其内部交通流、经济流强度的变化情况,并从交通流与经济流耦合的角度对城市联系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发现武汉城市圈处于单核心集聚的初级阶段,武汉市的经济流与交通流的耦合程度增加,而其他城市仍然处于不耦合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以期实现城市圈的健康稳定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Z].陈小龙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Z].陈小龙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Kuala Lumpur metropolitan area.[J].T Bunnell;PA Barter;S Morshidi.Cities.2002, 5
[4]  
中国城市群.[M].姚士谋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5]   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网络综合分析 [J].
杨丽华 ;
孙桂平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2) :77-81
[6]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特征研究 [J].
蔡莉丽 ;
马学广 ;
陈伟劲 ;
栾晓帆 ;
李贵才 .
经济地理, 2013, 33 (11) :52-57
[7]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40-1844
[8]   我国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的空间格局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957-967
[9]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10]   基于城市流分析的城市联系强度探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J].
陶修华 ;
曹荣林 ;
刘兆德 .
河南科学, 2007, (01) :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