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利用率及其对穗贡献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被引:15
作者
魏爱丽
王志敏
李战友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高产小麦; 茎鞘贮藏物质; 基因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北京地区近年来广泛种植的 9个高产基因型为材料 ,研究了高产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差异 ,同一基因型不同节间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以倒 2~ 3节间对穗的贡献率最大。茎鞘贮藏物质对穗的贡献率与株高、千粒重、茎鞘转运率抽穗后 2 0d的茎鞘及各节间的积累量 ,倒 2~ 3节间对穗的贡献率 ,抽穗后 2 0d的灌浆速率和净同化率 ,以及抽穗后 10d的单茎光合面积成正相关 ,而与茎粗、旗叶面积不相关 ,与抽穗后 30d的净同化率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赵全志 ;
黄丕生 ;
凌启鸿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3) :304-310
[2]   小麦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J].
魏爱丽 ;
王志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2) :53-56
[3]   高产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及与籽粒灌浆进程关系的研究 [J].
曹树青 ;
赵永强 ;
温家立 ;
王树安 ;
张荣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6) :19-25
[4]   小麦灌桨规律的数学模型及提高粒重的途径 [J].
董必龙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5, (01) :21-25
[5]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J].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8-14
[6]   水稻籽粒灌浆期间茎鞘贮存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梁建生,曹显祖,张海燕,宋平,朱庆森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3) :151-156
[7]  
Improving wheat grain filling under stress by stem reserve mobilisation[J] . A. Blum.Euphytica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