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中BOD与COD关系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被引:17
作者
宋丽丽 [1 ]
罗勇 [2 ]
高庆先 [3 ]
马占云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BOD5; CODCr; 区域性差异; CH4;
D O I
10.13198/j.res.2011.10.76.songll.018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生活污水含有大量可降解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可以产生温室气体.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南提供的计算温室气体的方法中,BOD5和CODCr是计算CH4排放的重要参数.以BOD5和CODCr生化构成特性和数学模型为基础,对2005年347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ρ(BOD5)和ρ(CODCr)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生活污水中ρ(BOD5)与ρ(CODCr)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ρ(BOD5)与ρ(CODCr)间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区域性差异主要由污水的来源和其理化特性决定.总体来看,ρ(BOD5)ρ(CODCr)值基本在0.4~0.5之间.在省级温室气体估算过程中,各省区可采用本地特有的ρ(BOD5)/ρ(CODCr)值,进行源自生活污水的CH4排放计算.
引用
收藏
页码:1154 / 1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污水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对策研究 [J].
张辰 ;
陈嫣 ;
谭学军 ;
孙晓 .
给水排水, 2010, 46 (09) :29-33
[2]   辽河流域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元差异分析 [J].
苏丹 ;
王治江 ;
王彤 ;
白琳 ;
刘兰岚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2) :275-280
[3]   苏州河网区河道上覆水与底泥中氮素形态分布特征 [J].
魏荣菲 ;
庄舜尧 ;
戎静 ;
杨浩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12) :1433-1439
[4]   生活污水生物处理领域中的CDM机会探讨 [J].
蒲贵兵 ;
吕波 ;
尹洪军 ;
何东 ;
王胜军 .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4) :1-5
[5]   我国城镇综合污水的可生化性调查与分析 [J].
陈中颖 ;
刘爱萍 ;
刘永 ;
许振成 .
给水排水, 2009, 45(S1) (S1) :248-251
[6]   辽宁省朝阳市城市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 [J].
霍丽丽 .
环境保护科学, 2008, (04) :64-66
[7]   大辽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J].
刘娟 ;
孙茜 ;
莫春波 ;
郭乃立 .
水产科学, 2008, (06) :286-289
[8]   海新河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J].
卢广平 ;
陈宝智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5) :45-48
[9]   BOD5与CODcr相关关系实验研究 [J].
金宝香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6) :1085-1086
[10]   水库水质预测的解析计算 [J].
武周虎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4) :39-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