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樨状黄芪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12
作者
陈刚
贾敬芬
金红
郝建国
机构
[1]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关键词
草木樨状黄芪;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1 [植物细胞的离体培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草木樨状黄芪无菌苗茎切段为材料 ,在含 1~ 2 mg/L 2 ,4- D和 0~ 0 .5mg/L 6BA的 MS培养基上培养获得大量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在 95%以上。愈伤组织在附加 0 .2mg/L KT,1 mg/L6BA,0或 0 .5mg/L NAA,50 0 mg/L CH和 2 0 0 m/L YE的 MS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 ,并进而发育成苗。苗的分化频率为 1 0 0 %。分化苗或其茎的切段在不加任何外源植物激素的 1 /2 MS培养基上即可出现根的分化 ,分化频率达 90 %以上。再生植株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达 80 %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195 +1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苜蓿抗甲硫氨酸变异体的筛选(英文) [J].
赵忠 ;
贾敬芬 .
ActaBotanicaSinica, 1997, (10) :933-939
[2]   红豆草与苜蓿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属间体细胞杂种植株 [J].
徐子勤 ;
贾敬芬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6, (05) :449-454
[3]   红豆草抗甲硫氨酸变异体的筛选 [J].
赵忠 ;
贾敬芬 .
植物学报, 1996, (04) :268-275
[4]   草木樨状黄芪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张根发,李凤霞,安利佳,罗希明 .
西北植物学报, 1994, (01) :8-13
[5]   红豆草抗羟脯氨酸变异系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J].
赵相山 ;
贾敬芬 .
实验生物学报, 1993, (03) :275-279
[6]   草木樨状黄芪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J].
田永军 ;
奚惕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44-44
[7]   沙达旺上、下胚轴切段培养成再生植株 [J].
陈季楚 ;
迟静芬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2) :44-44
[8]   四种豆科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 [J].
许智宏 ;
杨丽君 ;
卫志明 ;
高明星 .
实验生物学报, 1984, (04) :109-11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