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潜山油气藏研究综述

被引:68
作者
李军 [1 ]
刘丽峰 [2 ]
赵玉合 [1 ]
涂广红 [1 ]
周立宏 [3 ]
肖敦清 [3 ]
高嘉瑞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关键词
古潜山油气藏; 残留盆地; 勘探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介绍了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历史、研究现状、分类及特征,并指出开展“残留盆地”的研究对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作者按照简单易行的原则,将古潜山油气藏分为两大类共六种.随后作者阐述了形成大型古潜山油气藏的条件,包括构造背景、沉积环境以及成藏配置等等,最后文章介绍了古潜山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技术,主要有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以及古潜山内幕裂缝预测技术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79 / 8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41]   埕北30潜山太古宇储集层预测 [J].
王军 ;
张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57-59
[42]   东海盆地油气勘探焦点问题探讨 [J].
王国纯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1) :31-34
[43]   残留盆地研究综述 [J].
刘丽峰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4) :575-581
[44]   环渤海地区油气资源探查的思考 [J].
刘光鼎 ;
郝天珧 ;
祝靓谊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4) :559-563
[45]   潜山裂缝储层地震多信息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实例 [J].
王秀玲 ;
孟宪军 ;
季玉新 ;
孙振涛 ;
王军 ;
刘玉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S1) :196-201+222
[46]   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构造特征 [J].
徐杰 ;
李涛 ;
陈国光 ;
孙建宝 .
石油学报, 2002, (05) :14-18+7
[47]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储集体特征 [J].
徐国盛 ;
李国蓉 ;
王志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48-251+256
[48]   雄关漫道真如铁——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2) :185-190
[49]   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 [J].
袁选俊 ;
谯汉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130-133
[50]   根据重力数据研究黄海周边断裂带在海区的延伸 [J].
郝天珧 ;
SUH Mancheol ;
王谦身 ;
CHOI Suckwon ;
江为为 ;
宋海斌 ;
阎晓蔚 ;
刘建华 ;
姚长利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385-39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