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微出血的严重程度分级及重度MB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杨淞然 [1 ]
华平 [2 ]
苏蔼欣 [3 ]
范玉华 [3 ]
黄家星 [3 ]
机构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
[3]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
关键词
脑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 微出血; 白质病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内微出血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及重度脑内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搜集经核磁共振梯度回波T2*证实存在脑内微出血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根据微出血数目的不同,分为三个等级:轻度(1~2),中度(3~9)及重度(≥10)。[结果]292例患者入组本研究,重度组43例(14.7%)。Logistic回归显示白质病变分值(OR=1.130,P< 0.001)和年龄(OR=0.921,P=0.001)是重度脑内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质病变分值和年龄是重度脑内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自质病变分值是危害性因素,而年龄是保护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脑梗死后再发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患者微血管病变及预后的比较 [J].
杨淞然 ;
华平 ;
苏蔼欣 ;
范玉华 ;
邢诒刚 ;
黄家星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 (03) :346-349
[2]   Hypertensive pontine microhemorrhage [J].
Jeong, JH ;
Yoon, SJ ;
Kang, SJ ;
Choi, KG ;
Na, DL .
STROKE, 2002, 33 (04) :925-929
[3]   MRI evidence of past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a healthy elderly population [J].
Roob, G ;
Schmidt, R ;
Kapeller, P ;
Lechner, A ;
Hartung, HP ;
Fazekas, F .
NEUROLOGY, 1999, 52 (05) :991-994
[4]  
Significance of haemorrhagic lacunes on MRI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J] . Neuroradiology . 199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