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之间的一点链接

被引:20
作者
张世英
机构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本质; 普遍性; 个体性;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本质"最早在亚里士多德的用语中就包含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普通的东西"("共相"),一是指"个体的东西"("这个")。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片面地认为,"本质"就是指"普通的东西"。但实际上,"普通的东西"并不能涵盖亚里士多德对"本质"的界定和表述:本质是使一事物"恰恰地是这个事物"的东西。"本质"的深层含义应是"个体性"。本文通过对西方一些相关思想观点的分析和文化现实的考察,得出结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待事物的两种态度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重普遍性规律的追求,后者重个体性的人生价值意义的追求。从自然物到文化物是一个由以普遍性为本质到以个体性为本质的转化过程。作者主张,在人文社会领域应该强调的是:在尊重和发扬个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和而不同"的理想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境界与文化 [J].
张世英 .
学术月刊, 2007, (03) :13-20
[2]   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 [J].
张世英 .
江海学刊, 2007, (02) :13-21
[3]  
狄尔泰传.[M].(美)鲁道夫·马克瑞尔(RudolphA.Makkreel)著;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3,
[4]  
西方哲学史.[M].(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
[5]  
形而上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