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刑法改革中的酌定减轻处罚权

被引:19
作者
赵秉志
刘媛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刑法改革; 酌定减轻; 处罚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酌定减轻处罚权的适用经历了1979年《刑法》中的滥用和1997年《刑法》中的萎缩两个极端,立法上的不成熟是这两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应对其加以修订,以发挥其柔化罪刑法定原则、激活法官自由裁量权、实现刑罚个别化等积极价值。从实体上看,"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不应成为适用这一制度的前提条件,对"案件的特殊情况"应作广义理解;从程序上看,现行核准条件过于严苛,宜改为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经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核准。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根据与幅度分析 [J].
徐立 ;
胡剑波 .
法商研究, 2009, 26 (05) :114-120
[2]   论酌定减轻处罚制度及其完善 [J].
冯卫国 .
政治与法律, 2009, (02) :93-98
[3]   酌定减轻处罚刍议 [J].
张永红 ;
孙涛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 (05) :99-102
[4]   现在的罪刑法定 [J].
储槐植 .
人民检察, 2007, (11) :6-8
[5]   减轻处罚之“法定刑”含义新探 [J].
张波 .
法治论丛, 2003, (06) :66-69
[6]   论我国的法官酌定减轻处罚裁量权 [J].
史明武 ;
王辉 .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2) :22-25
[7]  
论量刑中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的适用[J]. 胡学相.人民司法. 2004 (08)
[8]  
适用酌定减轻处罚的几个问题[N]. 李玉萍.人民法院报. 2009 (006)
[9]  
许霆案背后的几点反思[N]. 法制日报. 2008 (014)
[10]  
刑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作富,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