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山东乳山蓬家夼金矿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杨金中
沈远超
赵玉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蓬家夼金矿;地质特征;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山东乳山地区新发现的金矿类型,受荆山群中的层间滑动角砾岩系控制,沿胶莱盆地边缘莱阳组砾岩与荆山群副变质岩的构造接触带分布。矿体严格受层间滑动构造控制,在横、纵剖面上均呈连续的透镜状,每50~150m出现一次膨缩;矿体厚大部位产于层间滑动断层产状由陡(45~50°)变缓(15~20°)处,层间滑脱断层对蓬家夼金矿化的物质来源、成矿的构造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等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在胶莱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形成并最终定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胶东东部蓬家夼金矿成矿规律及两翼找矿方向研究 [J].
杨金中 ;
沈远超 ;
刘铁兵 ;
李光明 ;
谢宏远 .
黄金科学技术, 1998, (Z1) :30-34
[2]   山东蓬家夼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J].
沈远超 ;
谢宏远 ;
李光明 ;
刘铁兵 ;
孙秀英 ;
王岳军 .
地质与勘探, 1998, (05) :5-9+15
[3]   不同样式的剥离断层控矿研究 [J].
傅昭仁 ;
李先福 ;
李德威 ;
王显达 ;
汪劲草 .
地球科学, 1991, (06) :627-634
[4]   湖南桃林幕阜山地洼期变质核杂岩及剥离断层有关的铅锌矿化作用 [J].
李先富 ;
余研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1, (02) :90-99
[5]   剥离断层及其热液成矿作用 [J].
李先福 .
地质与勘探, 1991, (01) :1-6
[6]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J].
马杏垣 ;
索书田 .
地质学报, 1984, (03) :2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