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10
作者
包和平
张君
赵力之
于延申
窦茂海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松原市种子公司
[3]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穗部性状; 通径分析;
D O I
10.13327/j.jjlau.2004.01.00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8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对产量的效应最大,其次是行粒数、穗粗、穗行数。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要有适宜的生育期,注重穗长穗重并举,注重行粒数、千粒重和穗行数的选育,对出子率和秃尖率可以适当放宽。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普通玉米单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当代子粒杂种优势效应的研究 [J].
贾玉峰 ;
张新生 ;
赵明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490-494
[2]   玉米氨基酸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J].
祁新 ;
赵颖君 ;
梁军 ;
邬信康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7-20
[3]   加强型甜玉米含糖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J].
赵仁贵 ;
牟琪 ;
张健 ;
孟繁波 ;
王玉兰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2-35
[4]   玉米杂交种抗旱性鉴定与选择 [J].
赵欣欣 ;
贾恩吉 ;
于运国 ;
何文安 ;
陈学求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56-61
[5]   高产玉米杂交种模式化选育的研究 [J].
史新海 ;
隋方功 ;
宋再华 ;
潘信芳 ;
张延胜 ;
王广明 ;
范深问 .
作物学报, 1997, (02) :226-231
[6]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