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父权确定的DNA证据

被引:7
作者
冯文和,张安居,方盛国
机构
[1] 四川联合大学,成都市园林局,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大熊猫,DNA指纹,父权认定.异卵双生,异卵异父双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838 [食肉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及昆明动物园圈养繁殖的大熊猫14胎次、19只幼子、25只次参配雄兽个休的被毛、血液、精液、肝、甲醛固定组织细胞,以及粪、尿等样品,采用同位素与荧光素标记基因探针作DNA指纹图谱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同一大熊猫个体的被毛、血液、精液、肝、甲醛固定组织细胞及粪、尿检测,其DNA指纹图完成一致。(2)大熊猫一雄配一雌.或多雄配一雌,受配雌善所产任一个子代个体的DNA指纹条带,均分别来自父亲、母亲.以及父母双亲,没有新带出现,无误的确定了19只子代的真正父亲.排除了非父。(3)5个双胞胎,即10只子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均具个体特异性,表明为异卵双生,其中4个双生子个体为异卵异父双生,为大熊猫在一个发情期不一定同时排卵提供了佐证,亦为多雄配一雌,以及多次配种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4)DNA指纹技术用于大熊猫的父权认定,灵敏稳定.准确无误。(5)应用寡核苷醚基因探针LZF—l作大熊猫亲子鉴定较JH12.6探针更为适合。(6)荧光素及同位素标记探针LZF—l其效果基本一致。因此荧光素标记可以取代同位素32P标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荧光素标记JH12.6探针进行的人DNA指纹图分析[J]. 申滨,邹浪萍,褚嘉佑,杨燕,邹苹,欧炯文,蓝翎、蓝箭.遗传学报. 1995(03)
  • [2] 大熊猫数量变化及人工繁殖效率研究
    冯文和,黄祥明,李绍昌,余建秋,方盛国
    [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 82 - 88
  • [3] 不同配种方式对大熊猫产仔效果的影响
    冯文和,张安居,何光昕,李绍昌,叶志勇,方盛国
    [J]. 兽类学报, 1994, (04) : 249 - 254
  • [4] 大熊猫亲子鉴定──DNA指纹技术的应用
    方盛国,冯文和,张安居,余亚丽,何光昕
    李绍昌,余健秋,黄祥明,宋云芳
    [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 389 - 395
  • [5] α-珠蛋白-3′HVR探针DNA指纹图法医应用的研究
    李伯龄
    倪锦堂
    叶健
    丁焰
    储晓兰
    [J]. 遗传学报, 1991, (03) : 200 - 207
  • [6] 大熊猫精液品质的研究Ⅰ.精液质量的动态观察
    冯文和
    王鹏彦
    王春蓉
    张安居
    叶志勇
    何光昕
    熊国昌
    张顺蓉
    [J]. 兽类学报, 1991, (01) : 1 - 8+80
  • [7] 大熊猫高度重复序列DNA的分子克隆
    吴政安
    曾维克
    徐奇虹
    李翔
    王今朝
    萧淑熙
    刘维新
    谢钟
    叶掬群
    [J]. 科学通报, 1989, (23) : 1823 - 1826
  • [8] 大熊猫追逐交配初步观察
    王雄清
    [J]. 野生动物, 1987, (05) : 27 - 28
  • [9] 重组DNA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中的应用
    洪贤慷
    刘祖洞
    [J]. 法医学杂志, 1986, (03) : 29 - 33
  • [10] 佛坪大熊猫的初步观察
    雍严格
    [J]. 野生动物, 1981, (04) : 10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