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比较研究

被引:1
作者
方大凤 [1 ]
张昌贵 [1 ]
薛君艳 [1 ]
杨狄荣 [2 ]
机构
[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
[2]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与旅游系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游憩; 保护; 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市历史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适当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游憩业的发展是新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为历史街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本文通过上海市新天地、多伦路、衡山路三个历史街区的实证调查分析,对三个街区的历史形成背景、利用模式、经营方式、使用者行为特征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得出历史街区游憩利用的一般性特征和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保护更新规划 [J].
郑正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5) :34-40+96
[2]   保存·更新·延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基本认识 [J].
王世仁 .
北京规划建设, 2002, (04) :12-14
[3]   “体验经济”与历史街区(建筑)再利用 [J].
张艳华 ;
卫明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3) :72-74+80
[4]   上海新天地广场——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 [J].
罗小未 .
时代建筑, 2001, (04) :24-29
[5]   昨天,明天,相会于今天──简谈上海旧城改建项目“新天地”设计 [J].
宋照青 .
建筑学报, 2001, (08) :32-35
[7]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功能开发探析 [J].
夏国忠 .
上海综合经济, 2000, (12) :34-35
[8]   休闲街的品位与都市旅游——上海衡山路休闲街改造思索 [J].
严国泰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29-33
[9]   历史街区的持续整治 [J].
王骏 ;
王林 .
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3) :43-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