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19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鲍刚
刘晓斌
张晓东
王拓
谢万福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4 [神经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总结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并有效的对症治疗。结果成功栓塞136个动脉瘤,132例痊愈,4例死亡,病死率2.9%。动脉瘤腔100%闭塞者123个,95%闭塞者8个,90%闭塞者5个。术中并发动脉瘤破裂3例,脑血管痉挛7例;术后2例弹簧圈末端逸出。3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栓塞而治愈。全组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13例。术后随访6~54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对颅内动脉瘤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提高栓塞技术及积极有效的术后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63 / 8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自膨胀颅内支架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宽颈脑动脉瘤 [J].
宋锦宁 ;
刘守勋 ;
王茂德 ;
谢昌厚 ;
谢万福 ;
张晓东 ;
鲍刚 ;
刘晓斌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5, (03) :210-211
[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病因学诊断和治疗 [J].
薛彦忠 ;
郝培来 ;
张传汶 ;
李明军 ;
聂成福 ;
郭仕峰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5) :67-68
[3]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犬颈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J].
刘建民 ;
张鑫 ;
周晓平 ;
洪波 ;
许奕 ;
黄清海 ;
张珑 ;
佘家贵 ;
赵瑞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 (03) :258-262
[4]   三维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J].
郭少雷 ;
齐铁伟 ;
黄正松 ;
石忠松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4, (04) :166-168
[5]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J].
马廉亭 ;
余泽 ;
杨铭 ;
王启宏 ;
张新元 ;
李俊 ;
潘力 ;
张小征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4, (02) :42-45
[6]   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J].
刘建民 ;
张鑫 ;
许奕 ;
洪波 ;
黄清海 ;
张珑 ;
赵文元 ;
王永春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3, (03) :176-178
[7]   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影像学判断标准的探讨 [J].
王大明 ;
凌锋 ;
李萌 ;
张鸿祺 ;
缪中荣 ;
张鹏 ;
宋庆斌 ;
郝蔓春 ;
张洋 .
中华外科杂志, 2000, (11) :43-45+80
[8]   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附 1 2 6例分析 ) [J].
段传志 ;
李铁林 ;
黄庆 ;
杨绮帆 ;
汪求精 ;
徐如祥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 (01) :14-17
[9]  
Follow-up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reated with detachable coils: comparison of plain radiographs, 3D time-of-flight MRA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 . J. P. Cottier,A. Bleuzen-Couthon,S. Gallas,C. B. Vinikoff-Sonier,P. Bertrand,F. Domengie,L. Barantin,D. Herbreteau.Neuroradiology .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