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成本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视角

被引:14
作者
谢康 [1 ,2 ]
肖静华 [1 ,2 ]
乌家培 [3 ]
方程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
[3] 国家信息中心
关键词
协调成本; 经济增长;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摘要
本文针对为什么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视角探讨协调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理论和政策分析依据。研究发现,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结论是有条件的:首先,协调成本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阀值。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倒U"型,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呈"倒U"型。其次,选择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降同样单位的协调成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从这个角度而言,协调成本不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选择哪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等外生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最后,经济增长对协调成本下降的冲击或调整,使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可能是收益递增或不变,也可能是收益递减。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作用在于缩短协调成本迂回路径或加快迂回速度而实现收益递增。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J].
蔡跃洲 ;
张钧南 .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100-114
[2]   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础设施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李坤望 ;
邵文波 ;
王永进 .
管理世界, 2015, (04) :52-65
[3]   从面向合作伙伴到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转型——电商企业供应链双案例研究 [J].
肖静华 ;
谢康 ;
吴瑶 ;
廖雪华 .
管理世界, 2015, (04) :137-154+188
[4]   信息化能提高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吗 [J].
韩先锋 ;
惠宁 ;
宋文飞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2) :70-82
[5]   网络、信息池与时间复制——网络复制经济模型 [J].
张永林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71-182
[6]  
基于复合协同模型的江西省与全国“两化融合”水平对比分析[J]. 陈伟,陶长琪.信息系统学报. 2012(02)
[7]   缺乏IT认知情境下企业如何进行IT规划——通过嵌入式行动研究实现战略匹配的过程和方法 [J].
肖静华 ;
谢康 ;
冉佳森 .
管理世界, 2013, (06) :138-152+188
[8]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 [J].
张轶龙 ;
崔强 .
科研管理, 2013, 34 (04) :43-49
[9]   我国交易行业交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1年省际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 [J].
李萍 ;
马庆 .
财经科学, 2013, (04) :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