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刑法的法益观:法益二元论的提倡

被引:69
作者
马春晓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集体法益; 古典刑法; 现代刑法; 二元论法益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现代社会中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转变,国家任务与刑法任务的改变,引发了法益理论的变革。无论是早期法益一元论还是缓和法益一元论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理论缺陷,无法胜任现代刑法的理想型,对此应当倡导法益二元论。二元论也是人本主义法益论,它同样赋予集体法益以批判立法的实质内涵,而且更清晰地表明法益主体不仅包括"我",还包括"我们"。集体法益适格与否,并非简单取决于能否还原为个人法益,而在于是否具有符合宪法规定的实体性内容。立足中国语境倡导二元论,有利于科学认知新兴法益的概念内涵和功能转型,能够更好地从根基处说明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现状与发展趋势。但是,受传统刑法观的影响,仍然可能存在对集体法益理解不当与适用泛化等问题,对此应理性地理解法益理论,承认法益概念具有功能上限。在立法上,不应忽略辅助性原则与明确性原则的补充限制功能;在司法上,则应以构成要件作为解释具体犯罪的逻辑起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5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1]  
网络空间的法益识别与刑法保护[N]. 欧阳本祺.检察日报. 2018 (003)
[12]  
德国刑法教科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 2017
[13]  
当代德国刑事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17
[14]  
刑法各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16
[15]  
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黎宏, 2016
[16]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17]  
法益概念史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伊东研佑, 2014
[18]  
刑法的道德界限[M]. 商务印书馆 , (美) 范伯格, 2013
[19]  
人权的哲学基础[M]. 商务印书馆 , 熊万鹏, 2013
[20]  
非法经营罪与罚[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刘树德,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