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周丛原生动物生态

被引:16
作者
沈韫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钟形钟虫; 黄丝草; 聚草; 数量变动; 原生动物; 优势种类; 轮虫; 水草; 武汉东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于1963年12月—1964年12月对东湖Ⅳ、Ⅴ两个采样站的聚草、金鱼藻、黄丝草上周丛原生动物进行了周年的定性和定量的观察。共观察到175种周丛原生动物,其中真周丛原生动物占62.9%,伪周丛原生动物占37.1%。两个采样站、三种水草上原生动物数量周年变动均有共同的趋势,即在低温的冬季出现数量高峰,左右数量变动的优势种类是钟形钟虫,占周丛原生动物总数的80—90%。在Ⅴ站同期进行人工基质上周丛原生动物生态比较,表明其优势种类与水草上相同,但群集速度却以水温高的8—9月份为最快。通过金鱼藻生物量、金鱼藻上和人工基质上原生动物数量三者关系的分析,认为影响周丛原生动物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是水草本身的生长情况。文中分析了周丛原生动物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指出着生原生动物是迅速监测水体污染程度的优良指示生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40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武昌东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及其在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 [J].
陈洪达 ;
何楚华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 (03) :410-420
[2]  
Spoon, 1967.The use of sessile ciliates collected in plastic petri dishes for rapid assessment of water pollution. Burbanck,W. D. and D. M. Journal of Protozoology .
[3]   从浮游动物评价水体自然净化的效能 [J].
沈韫芬 ;
蒋燮治 .
海洋与湖沼, 1979, (02) :161-173
[4]  
Marsson, 1909.Okologie der tierischen Saprobien. Int. Rev. ges. Hydrobiol. u. Kolkwitz,R. and M. Hydrogr .
[5]   LIMNOLOG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S FOR THE PERIPHYTON (AUFWUCHS) COMMUNITY [J].
SLADECKOVA, A .
BOTANICAL REVIEW, 1962, 28 (02) :286-350
[6]  
Sladecek, 1966.The indicator value of some sessile protozoans. Sladeckova,A. and V. Arch. Prot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