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144
作者
王松华
廖嵘
机构
[1]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关键词
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产业化; 遗产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通过产业化的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并借市场化的机会扩大规模与集聚资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审视过去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在产业化的同时,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后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体系,在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邹启山主编.大象出版社.2006,
[2]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M].王文章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王文章; 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  
活态文化.[M].乔晓光;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  
企业管理的文化阶梯.[M].黎永泰;黎伟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   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向关系研究 [J].
谷继建 ;
何独明 ;
李景国 ;
颜珂 .
山东社会科学, 2007, (04) :76-77
[7]   产业化视角下的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 [J].
黄晓 .
贵州社会科学, 2006, (02) :51-53
[8]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J].
刘魁立 .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04) :51-54
[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6/08/content-4661395.htm新华网.,
[10]  
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廖嵘.同济大学.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