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无机成因天然气及其成藏模式

被引:57
作者
杨玉峰
张秋
黄海平
陈发景
机构
[1]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无机天然气; 碳同位素; 深部构造;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组分、同位素资料以及气体包裹体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 ,该地区存在无机成因天然气。烃类气体中具有重碳同位素异常 ( >- 2 0‰ )和负碳同位素系列(δ13C1>δ13C2 >δ13C3)的同位素分布特征 ,表现出无机成因烃类气体的特点。高含量的无机CO2 气体和幔源氦的发现 ,指示着该区无机成因天然气主要来自于地球的深部。地幔热柱上升在地壳不同圈层中引起的岩浆火山活动是无机天然气的主要来源 ,而由此形成的地壳“网状”结构和基底大断裂是无机气上升运移至浅部聚集成藏的主要运移通道。构造活动间歇期和活动期分别以渗流方式和幕式涌流方式向上运移可能是深部流体运移的两种主要方式。古隆起带、岩浆侵入带以及基底大断裂带是无机成因天然气的有利聚集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23 / 5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异常天然气的成因 [J].
秦胜飞 .
勘探家, 1999, (03) :21-23+30
[2]   郯庐断裂系统与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2关系的初探 [J].
陈永见 ;
刘德良 ;
杨晓勇 ;
戴金星 .
地质地球化学, 1999, (01) :38-48
[3]   胜利油田边缘及外围找寻不同类型深部天然气的可能性 [J].
赫英 .
地质论评, 1999, (01) :32-36
[4]   中国东部典型地幔岩中包裹体成分研究及意义 [J].
杨晓勇 ;
刘德良 ;
陶士振 .
石油学报, 1999, (01) :27-31+105+4
[5]   天然气混源作用对同位素判源的影响 [J].
夏新宇 ;
李春园 ;
赵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105-106+109+7-8+15-1
[6]   天然气中氦同位素分布及构造环境 [J].
徐永昌 .
地学前缘, 1997, (Z2) :189-194
[7]   天然气中的幔源稀有气体 [J].
徐永昌 .
地学前缘, 1996, (03) :64-72
[8]   地球内部流体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J].
王先彬 ;
刘刚 ;
陈践发 ;
张成君 ;
夏新宇 .
地学前缘, 1996, (03) :106-119
[9]   中国东部二氧化碳气藏成因特点及分布规律 [J].
戴春森 ;
宋岩 ;
孙岩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7) :764-771
[10]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探讨 [J].
郭占谦 ;
王先彬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 (03) :30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