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稻轮作区周年耕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李朝苏
汤永禄
黄钢
吴春
马孝玲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麦稻轮作; 周年耕作模式; 作物产量; 土壤特性;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2.03.008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2004~2009年,在成都平原麦稻轮作区研究了不同周年耕作模式(周年翻耕无秸秆还田、小麦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水稻旋耕无秸秆还田、麦稻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麦稻周年垄作免耕秸秆全量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间小麦产量差异较小,水稻产量差异较大;免旋结合稻草覆盖还田模式年际间水稻产量较其他模式稳定。麦稻关键生育阶段0~30 cm土层速效养分含量模式间差异较小;免旋结合稻草覆盖利于土壤表层有机质积累。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模式20 cm处紧实度降低,渗水速率增大,保水性能下降。研究结果说明,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因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导致水分下渗差异是水稻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免旋结合稻草覆盖还田模式似乎更利于麦稻轮作田生产能力的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786 / 7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adopting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Europe: reviewing the evidence[J] . J.M. Holland.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4 (1)
[12]  
Productivity and management of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s: issues and challenges[J] . J Timsina,D.J Connor.Field Crops Research . 2001 (2)
[13]  
The effect of soil puddling on th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growth of rice and post-rice crops[J] . G Kirchhof,S Priyono,W.H Utomo,T Adisarwanto,E.V Dacanay,H.B So.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0 (1)
[14]   免耕法对土壤结构影响的研究 [J].
刘世平 ;
庄恒扬 ;
陆建飞 ;
沈新平 ;
陈后庆 ;
黄细喜 .
土壤学报, 1998, (01)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