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及其体系化

被引:7
作者
刘克毅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编辑部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指导性案例效力; 习惯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不断强化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的效力。我国指导性案例的效力由规范性文件明确赋予,具有更强的拘束力,在形式上具有普遍性、同质性、单层次性等特点。与此同时,我国指导性案例效力的有关规定存在影响指导性案例的生产和供给,阻碍指导性案例品质的提升并弱化指导性案例的实质效力,弱化其他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的价值等弊端,以致指导性案例已然"适用难"。为兴利除弊,需要对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进行体系化、层次化的建构,即一方面融合、吸收习惯法,建立效力层次区别明确、体系化的指导性案例,另一方面理顺指导性案例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其他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指导性案例“适用难”的实证研究——以261份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 [J].
赵瑞罡 ;
耿协阳 .
法学杂志, 2016, 37 (03) :115-123
[2]   指导性案例参照情况的实证分析 [J].
石磊 ;
刘松涛 .
人民司法, 2015, (23) :43-45
[3]   中国案例制度的历史发展 [J].
周道鸾 .
法律适用, 2004, (05) :2-8
[4]  
通过司法限制权力.[M].李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和应用.[M].苏泽林;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
[6]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理论与实践.[M].公丕祥;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
[7]  
民间法.[M].于语和;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  
法律的权威.[M].(英)约瑟夫·拉兹(JosephRaz)著;朱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
[9]  
法律与宗教.[M].[美]哈罗德J.伯尔曼(HaroldJ.Berman)著;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  
司法解释论.[M].董〓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