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可能性与责任判断——由许霆案引发的刑法思考

被引:10
作者
沈琪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责任判断; 期待可能性; 超法规责任减轻事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在许霆案中,法院的一审判决被民众普遍认为量刑过重。在民众充满感性色彩的责难背后,蕴含着对许霆是在银行失误所导致的巨大诱惑下实施犯罪这一情节的考量要求。这种要求在法理层面体现为把期待可能性作为刑事责任判断的规范要素,在行为人由于客观情状导致其不实施犯罪的可能性降低时,减轻甚或免除其责任。在责任判断中,把期待可能性的降低作为法官援引刑法第63条第2款对被告人超法规减轻处罚的法理根据,符合我国刑事立法规定和刑法理论旨趣。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刑事法评论.[M].陈兴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  
刑法概说(总论).[M].(日)大塚仁著;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刑法总论.[M].(日)大谷实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
[4]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6]  
刑法学.[M].张明楷 著.法律出版社.1997,
[7]  
刑事责任论.[M].冯军著;.法律出版社.1996,
[8]  
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日)福田平;(日)大垨仁编;李乔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9]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 [J].
陈兴良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3) :72-81
[10]  
事实上的非犯罪化与期待可能性——对安乐死出罪处理的路径及其法理解读.[J].梁根林;.中外法学.20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