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被引:145
作者:

杨建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朱庆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王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郎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来源:
关键词:
亚种间杂种;
: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
运转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亚种间杂交稻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同亚种内品种间杂交稻相比,亚种间杂交稻剑叶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导度大,抽穗以后叶片的光合速率高。在抽穗期,亚种间杂种和亚种内杂种的干物质积累量相差很小,茎、叶和叶鞘中储存的可用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干重颖花比[干重(mg)/颖花(粒)],前者则小于后者。抽穗至成熟,亚种间杂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干重颖花比明显高于亚种内杂种,但前者的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的输出率和转换率均低于后者。对亚种间杂种物质运转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1] 两系法杂交早稻栽培技术与籽粒物质积累理论的初步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1991, (02) : 15 - 17马国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2] 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J]. 江苏农业学报, 1991, (01) : 15 - 19吕川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3] 二系法杂交稻营养生理特征研究——Ⅰ.二系法杂交稻源库特征及光合产物的流向[J]. 湖南农业科学, 1991, (01) : 7 - 9陈学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所徐晓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所朱兆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所廖瑞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所李卓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所
- [14] 亚优2号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栽培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 1991, (01) : 5 - 9谷福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吕川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陆曼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陈忠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邹江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
- [15] 利用籼粳杂种一代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1) : 27 - 33王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7] 杂交水稻高产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研究[J]. 作物学报, 1981, (01) : 11 - 18颜振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地区农科所
- [18] 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的研究[J]. 作物学报, 1980, (04) : 193 - 202+25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9] 杂交水稻在麦稻两熟区的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科学, 1978, (02) : 26 - 33颜振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