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45
作者
赵东霞 [1 ,2 ]
韩增林 [1 ]
赵彪 [3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空间经济联系; 流域型城市; 重力模型;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6.006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重力模型、潜能模型、隶属度模型等方法,以东北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1992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联系强度与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密切;东北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南方高于北方、中部地区高于两侧,时空差异明显;近20 a来,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最大引力联结城市变化明显;最后,提出了流域型城市及其格局的概念,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846 / 8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New Laws of Retail Gravitation[J] . Journal of Marketing . 1949 (3)
[22]  
The P1P2/D Hypothesis: 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J] . George Kingsley Zipf.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1946 (6)
[23]   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Harris, Chauncy D. .
GEOGRAPHICAL REVIEW, 1943, 33 (01) :86-99
[24]   “十五”时期环渤海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J].
姜博 ;
修春亮 ;
赵映慧 .
地理科学, 2009, 29 (03) :347-352
[25]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26]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J].
卞显红 ;
沙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4) :62-67
[27]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 [J].
景建军 .
经济地理, 2006, (03) :469-472
[28]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地理研究, 2006, (02) :222-232
[29]   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的空间演化研究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人文地理, 2002, (03) :66-68
[30]   河北省主要城市吸引范围 [J].
张义文 ;
高新法 ;
荣美娜 ;
刘瑞平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4) :5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