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属种间杂种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3
作者
颜辉煌
胡慧英
张雪琴
张志涛
田淑兰
熊振民
闵绍楷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关键词
栽培稻; 紧穗野生稻; 种间杂种; 花粉植株; 染色体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栽培稻02428与紧穗野生稻间不育F1杂种(2n=24,AC)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共接种花药32688个,获得再生绿苗13株及白化苗两株,愈伤诱导率与分化率分别为0.14%和34.78%。有9株花粉绿苗长至成熟,均表现长芒、紫柱头、强感光及易落粒等野生亲本的特性。细胞学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其中4株为二倍体(2n=24),形态上与原F1杂种相似,花粉母细胞中期Ⅰ亦只能见到少数二价体;另5株则为四倍体(2n=48),并从中筛选到两个抗褐飞虱的双二倍体,自交能少量结实。由此推测,F1杂种很可能产生有功能的不减数配子,并由此再生出绿色花粉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689 / 692+769 +769-7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普通小麦—顶芒山羊草异源附加系的创建和鉴定——Ⅰ. 小麦花药培养对创建普通小麦—顶芒山羊草异源附加系的作用 [J].
翁跃进 ;
董玉琛 .
作物学报, 1995, (01) :39-44
[2]   分蘖筛选技术在稻工程苗抗褐飞虱特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傅强,陈伟,张志涛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4) :247-249
[3]   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的体细胞与花药培养及再生植株性状表现研究 [J].
凌定厚 ;
陈梅芳 ;
马镇荣 ;
梁承邺 ;
陈宝源 .
遗传学报, 1991, (03) :244-251+294
[4]   籼稻花培绿苗率的提高 [J].
梅传生 ;
张金渝 ;
吴光南 .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02) :45-48
[5]  
植物细胞工程与育种[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胡含,王恒立主编, 1990
[6]  
The genetic characterisation of novel multi-addition doubled haploid lines derived from triticale x wheat hybrids[J] . G. Wang,J. Ji,Y-B. Wang,H. Hu,I. P. King,J. W. Snap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3 (5)
[7]  
Anther callus induction and green plant regeneration at high frequencies from an interspecific rice hybrid Oryza sativa Linn. x O. rufipogon Griff[J] . J. R. Rout,N. P. Sarma.Euphytica . 19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