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强震区的深部构造对强震孕育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7
作者
尹京苑
梅世蓉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邢台强震区; 铲式断层; 直立断层; 上地幔隆起; 三维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地壳结构特征与强震孕育的关系,运用三维有限单元法,计算了邢台地震区壳内应力场的扰动状态。结果表明:地壳内深、浅断裂的存在,造成沿直立断层带的应力相对集中和不同部位的变化。在其上部出现平均应力和水平剪应力的增加,中下部出现平均应力的减小和水平剪应力的增加。前者有利于弹性位能的高度集中和主破裂的发生,后者有利于主破裂前蠕滑的发生。地壳内高速体、低速体、深断裂、莫霍面隆起是孕育强震的主要构造因素,但影响程度,范围、形式不同,高速块体是应力增强的体;直立断层带上及其邻近应力集中程度最高,应力变化梯度最大,是产生震前预滑及主余震发生的有利部位;莫霍面隆起加剧高速体内的应力增强,加大断层带上的应力变化梯度而有利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邢台地震区地壳速度结构特征与强震孕育发生的关系 [J].
YIN JINGYUAN ;
MEI SHIRONG ;
XUE YANCenter f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CSB Beijing China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5) :629-639
[2]   邢台地震孕育发生模型及其前兆机理探讨 [J].
梅世蓉 .
地震, 1999, (01) :1-10
[3]   华北盆地滑脱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J].
王椿镛,张先康,吴庆举,祝治平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5) :613-620
[4]   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地壳细结构 [J].
王椿镛 ;
王贵美 ;
林中洋 ;
张四维 ;
刘运生 ;
毛桐恩 ;
刘元生 ;
段以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4) :445-452
[5]   中国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与海城7.3级地震 [J].
卢造勋 ;
刘国栋 ;
魏梦华 ;
孟朴在 ;
赵俊猛 .
地震学报, 1990, (04) :367-378+463
[6]   华北东部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J].
孙武城 ;
李松林 ;
杨玉春 .
地震地质, 1985, (03) :1-11
[7]   华北大陆地壳—上地幔波浪断裂型构造的光弹模拟实验 [J].
孙武城 ;
李松林 ;
张晓普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01) :21-27
[8]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二) [J].
滕吉文 ;
王国正 ;
刘道洪 ;
邢纪润 ;
梁文斗 ;
徐世林 .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3) :196-207
[9]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