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审查:网络服务提供者公法审查义务困境之破解

被引:45
作者
姚志伟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避风港规则; 审查义务; 技术性审查;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9.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审查义务的规定存在"悖论式并行"现象,即私法上免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公法上却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审查义务。网络服务提供者公法审查义务的履行在实践中面临负担过重、违法判定和义务履行两难的困境。欲突破此困境,应对公法审查义务作技术性定位,即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限定于以合理的技术性措施审查用户内容。技术性审查应从审查范围、审查措施、审查标准、公私合作、审查错误的救济和民事赔偿责任的限制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公法阴影下的避风港——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为中心 [J].
姚志伟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1) :100-109
[3]   论网络服务商版权内容过滤义务 [J].
崔国斌 .
中国法学, 2017, (02) :215-237
[4]   谷歌、Facebook、微软与Twitter 将联手打击网络恐怖 [J].
刘一超 .
计算机与网络, 2017, 43 (04) :59-59
[5]   私人规制的行政法治逻辑:理念与路径 [J].
胡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 23 (01) :157-178
[8]   论互联网法 [J].
周汉华 .
中国法学, 2015, (03) :20-37
[9]   避风港中的通知与反通知规则——中美比较研究 [J].
熊文聪 .
比较法研究, 2014, (04) :122-134
[10]   论行政法上的第三方义务 [J].
高秦伟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1) :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