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禁止抽逃出资”规则的公司法理基础

被引:85
作者
刘燕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2] 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司财务与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抽逃出资; 资本维持原则; 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 侵权责任;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5.04.010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引发了对现行抽逃出资规则的普遍质疑,也进一步强化了以"侵占公司财产"取代"抽逃出资"概念并追究抽逃出资股东侵权责任的改革动议。然而,从公司财务结构看,股东抽逃出资包括侵占公司财产与增加公司负债两条路径;诉诸于侵权法更忽略了禁止股东抽逃出资是公司法最古老的理念以及资本维持原则的核心要义。由于我国《公司法》缺乏股东—公司间资本性交易的规则框架,导致最高法院抽逃出资司法解释的不周延;它与《公司法》下分配规则的疏漏交织在一起,共同造就了实践中抽逃出资问题的困境。摆脱困境不在于抛弃抽逃出资概念或诉诸侵权法,而应重构抽逃出资规则的公司法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20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我国司法实务应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J].
邹海林 .
法律适用, 2014, (05) :17-23
[3]   公司注册门槛降低对刑法的挑战——兼论市场经济格局中的刑法谦抑 [J].
卢建平 .
法治研究, 2014, (01) :30-37
[4]   从“抽逃出资”到“侵占公司财产”:一个概念的厘清——以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J].
樊云慧 .
法商研究, 2014, 31 (01) :104-111
[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刑法适用之影响 [J].
刘宪权 .
法学, 2013, (12) :129-137
[6]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法律制裁及完善 [J].
龙建林 ;
白开荣 .
行政与法, 2013, (04) :126-129
[7]   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法律后果 [J].
马胜军 .
人民司法, 2013, (02) :39-43
[8]   资本维持原则解析——以“维持”的误读与澄清为视角 [J].
张保华 .
法治研究, 2012, (04) :63-73
[9]   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 [J].
张保华 .
政治与法律, 2011, (08) :76-83
[10]   《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的理解与适用 [J].
宋晓明 ;
张勇健 ;
杜军 .
人民司法, 2011, (05)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