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成因探讨
被引:1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丹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苗
[
3
]
段文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段文浩
[
1
]
徐中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徐中波
[
4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幼斌
[
2
]
机构
:
[1]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来源
: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011年
/ 33卷
/ 06期
关键词
:
白云岩;
白云石化;
埋藏成因;
栖霞组;
川西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中上部不同程度发育细晶-粗晶的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石灰岩,是该地区有利的储集层。前人对该类白云岩的成因认识有大气淡水与海水混合成因、埋藏成因和"玄武岩淋滤化"作用成因等3种。根据野外及室内薄片观察,结合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分析资料以及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类白云岩是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7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巴楚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及沉积环境
[J].
何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何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苏萍
;
邵龙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邵龙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6)
:631
-633
[2]
碳酸盐矿物的阴极发光性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J].
刘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
刘洁
;
皇甫红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
皇甫红英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3)
:71
-76
[3]
滇东—川西下二叠统白云岩的形成机理——玄武岩淋滤白云化
[J].
金振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昌平
金振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增昭
.
沉积学报,
1999,
(03)
:383
-389
[4]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二叠统细-粗晶自云岩成因探讨
[J].
何幼斌,冯增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何幼斌,冯增昭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4)
:15
-20
[5]
白云岩化研究的新进展
[J].
覃建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
覃建雄
.
地质科技情报,
1992,
(02)
:23
-27
[6]
川西南下二叠阳新统白云岩成因探讨
[J].
陈明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明启
.
沉积学报,
1989,
(02)
:45
-50
[7]
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
[J].
张秀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张秀莲
.
沉积学报,
1985,
(04)
:17
-30
[8]
四川盆地二迭系中的白云岩化
[J].
张荫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荫本
.
石油学报,
1982,
(01)
:29
-33+101
[9]
中、下扬子区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英华主编, 1991
←
1
→
共 9 条
[1]
巴楚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及沉积环境
[J].
何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何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苏萍
;
邵龙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邵龙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6)
:631
-633
[2]
碳酸盐矿物的阴极发光性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J].
刘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
刘洁
;
皇甫红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
皇甫红英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3)
:71
-76
[3]
滇东—川西下二叠统白云岩的形成机理——玄武岩淋滤白云化
[J].
金振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昌平
金振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增昭
.
沉积学报,
1999,
(03)
:383
-389
[4]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二叠统细-粗晶自云岩成因探讨
[J].
何幼斌,冯增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何幼斌,冯增昭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4)
:15
-20
[5]
白云岩化研究的新进展
[J].
覃建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
覃建雄
.
地质科技情报,
1992,
(02)
:23
-27
[6]
川西南下二叠阳新统白云岩成因探讨
[J].
陈明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陈明启
.
沉积学报,
1989,
(02)
:45
-50
[7]
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
[J].
张秀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张秀莲
.
沉积学报,
1985,
(04)
:17
-30
[8]
四川盆地二迭系中的白云岩化
[J].
张荫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荫本
.
石油学报,
1982,
(01)
:29
-33+101
[9]
中、下扬子区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英华主编, 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