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气源岩分析

被引:33
作者
纪文明 [1 ,2 ]
李潍莲 [1 ,3 ]
刘震 [1 ,3 ]
雷婷 [1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气源岩; 展布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上古生界; 杭锦旗;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来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烃源岩沉积环境、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烃源岩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利用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及生烃强度,开展烃源岩评价,确定了主力气源岩层位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源岩主要为上古生界太原组及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岩性为煤层、炭质泥岩、暗色泥岩,其中煤层为主要的烃源岩;沉积相控制源岩展布,地质历史时期泥炭坪、扇三角洲平原、冲积扇扇缘沼泽等环境煤层发育好,泥岩厚度大;煤层有机质丰度高,炭质泥岩次之,暗色泥岩最差,参照煤系源岩评价标准,区内烃源岩为较好—非常好的烃源岩;研究区镜质体反射率值分布于0.6%1.8%之间,呈由北向南增大趋势,全区进入生气阶段,泊尔江海子断裂附近及以南进入大量生气阶段;研究区内生气强度主要介于(10~40)×108 m3/km2之间,具备形成大气田的气源条件。因此,研究区天然气来源具有原地性的特征,泊尔江海子断裂南部烃源岩优于北部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煤系的气油地球化学特征、煤成气藏形成条件及资源评价.[M].戴金星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戴金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3]   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及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J].
朱宗良 ;
李文厚 ;
李克永 ;
陈全红 ;
郭艳琴 ;
袁珍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6) :1050-1054
[4]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孙长青 ;
荣发准 ;
赵克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5) :715-720
[5]   鄂尔多斯北部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 [J].
薛会 ;
张金川 ;
徐波 ;
王毅 ;
毛小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1) :21-28
[6]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探区烃源岩生烃能力 [J].
徐波 ;
聂海宽 ;
王敏 ;
边瑞康 ;
张有为 ;
刘金浓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4) :38-40+113
[7]   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 [J].
戴金星 ;
邹才能 ;
陶士振 ;
刘全有 ;
周庆华 ;
胡安平 ;
杨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473-484
[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 [J].
李振宏 ;
席胜利 ;
刘新社 .
世界地质, 2005, (02) :174-181
[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规律 [J].
李良 ;
袁志祥 ;
惠宽洋 ;
刘树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68-271+282
[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 [J].
洪峰 ;
宋岩 ;
赵林 .
天然气工业, 1998, (05) :3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