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32
作者
程先富 [1 ,2 ]
余芬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壤侵蚀; USLE; 空间分布; 环境因子;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基于USLE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2002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49.5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33599148t/a。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块状分布特征。淮北平原地区土壤侵蚀较弱,皖南丘陵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土壤侵蚀较严重。在不同高程带上,200~500m高程带土壤侵蚀最强;不同坡度等级中,15°~25°坡度上的土壤侵蚀最强,>35°坡地上则较弱;不同坡向中,东南坡土壤侵蚀最强,其次是东坡;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不同,草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其次是林地;在各种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和黄褐土的土壤侵蚀最为突出,棕壤的土壤侵蚀微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461 / 14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长江中上游土壤自然侵蚀量及其估算方法 [J].
景可 ;
张信宝 .
地理研究, 2007, (01) :67-74
[2]   GIS支持下的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壤侵蚀空间分析 [J].
姚华荣 ;
杨志峰 ;
崔保山 .
地理研究, 2006, (03) :421-429
[3]   全国土壤侵蚀量估算及其在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匡算中的应用 [J].
杨胜天 ;
程红光 ;
步青松 ;
张建永 ;
史晓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366-374
[4]   基于多源地图信息重组的土壤侵蚀背景值图编制 [J].
赖彦斌 ;
王静爱 ;
赵金涛 .
地理研究, 2005, (03) :480-486
[5]  
Dynamics of Soil Erosion in Xingguo County, China, Determined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J]. PAN Jian-Jun1,2, ZHANG Tao-Lin2 and ZHAO Qi-Guo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2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Pedosphere. 2005(03)
[6]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J].
孙希华 ;
闫福江 .
土壤, 2004, (05) :516-521
[7]   基于GIS的陕西省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J].
刘康 ;
康艳 ;
曹明明 ;
汤国安 ;
孙根年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168-170
[8]   SOTER支持下海南岛土壤侵蚀模拟与影响因子分析 [J].
赵玉国 ;
张甘霖 ;
龚子同 .
土壤通报, 2003, (03) :219-224
[9]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J].
杨子生 .
山地学报, 2002, (S1) :1-9
[10]   我国主要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评述 [J].
唐政洪 ;
蔡强国 .
山地学报, 2002, (04) :46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