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气源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贤庆
胡国艺
张爱云
李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 中部气田; 下古生界; 天然气藏; 碳同位素; 气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气源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天然气组分的碳、氢同位素、氩同位素、轻烃组成和生物标志物组成等多指标的综合对比 ,系统地研究了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气源 ,明确了油型气和煤成气的主要分布区块 ,并估算了各区块气源的混合比。研究认为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既有石炭系—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 ,又有下古生界自身来源为主的油型气。中部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 (石炭系—二叠系来源约占 70 % ) ,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 (下古生界自身来源约占 6 0 %~ 70 % )。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气源对比新探索
    蒋助生
    胡国艺
    李志生
    罗霞
    张英
    李剑
    谢增业
    [J]. 沉积学报, 1999, (S1) : 820 - 824
  • [2] 长庆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奥陶系气藏成因
    夏新宇
    赵林
    李剑锋
    张文正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9, (10) : 1116 - 1119
  • [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J].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 1 - 5+95
  • [4]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气源及勘探方向
    张士亚
    [J]. 天然气工业, 1994, (03) : 1 - 4+97
  • [5]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陈安定
    [J]. 石油学报, 1994, (02) : 1 - 10
  • [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关德师
    张文正
    裴戈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 191 - 199
  • [7] 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发现
    杨俊杰
    [J]. 天然气工业, 1991, (02) : 1 - 6+6
  • [8] 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戴金星等著, 1997
  • [9]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