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27
作者
周永章 [1 ,2 ]
付伟 [1 ,2 ]
杨志军 [1 ,2 ]
何俊国 [1 ,2 ]
聂凤军 [3 ]
李文 [2 ]
赵文霞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参数; 稀土元素; 热水成因; 西藏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盆地宗卓组为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分析表明:(1)藏南地区硅质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鲜明,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特点;(2)与蛇绿岩共生的彭错林、夏鲁、罗布莎硅质岩普遍具有高 Si、高 Fe、低 Al 特征,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克拉克值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Ce 异常明显或不明显,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硅质泥岩的∑REE要明显高于硅质岩;(3)非蛇绿岩套宗卓组硅质岩SiO2含量稍低,Al2O3.TiO2则相反。V、Th、Hf、Ta 等不相容元素上亏损程度较小,部分样品含量可接近克拉克值。稀土总量相对较高,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上体现为弱 Ce 正异常,负 Eu 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图;(4)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藏南地区硅质岩多数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同时有正常陆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夏鲁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典型,而宗卓组硅质岩则表现出受陆源物质加入的影响显著的地球化学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藏地热活动中铯的富集过程探讨 [J].
李振清 ;
侯增谦 ;
聂凤军 ;
杨竹森 ;
曲晓明 ;
孟祥金 ;
赵元艺 .
地质学报, 2006, (09) :1457-1464
[2]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杨志明 ;
王安建 ;
潘桂棠 ;
曲晓明 ;
聂凤军 .
中国地质, 2006, (02) :340-351
[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周永章 ;
付伟 ;
杨志军 ;
聂凤军 ;
何俊国 ;
赵元艺 ;
李振清 ;
胡朋 ;
石贵勇 ;
李文 .
岩石学报, 2006, (03) :742-750
[4]   湘中南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的成因属性及其地球动力学指示意义 [J].
付伟 ;
周永章 ;
杨志军 ;
何俊国 ;
张澄博 ;
杨海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4) :292-300
[5]   西藏南部下鲁硅岩晚侏罗世罩笼虫(放射虫)新材料 [J].
吴浩若 .
现代地质, 2000, (03) :301-306+389
[6]   海底热液系统高温流体的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控制因素 [J].
丁振举 ;
刘丛强 ;
姚书振 ;
周宗桂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307-312
[7]   雅鲁藏布缝合带硅岩的地球化学成因标志及其地质意义 [J].
王东安,陈瑞君 .
沉积学报, 1995, (01) :27-31
[8]  
滇西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洋硅质岩稀土元素和铈异常特征[J]. 丁林,钟大赉.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1)
[9]   粤西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层状硅岩的热水成因属性: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J].
周永章,涂光炽,卢焕章 .
沉积学报, 1994, (03) :1-11
[10]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J].
周永章 .
沉积学报, 1990, (03) :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