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AFIR资料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地闪参数的特征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京校 [1 ,2 ]
郭凤霞 [2 ]
沈永海 [3 ]
李家启 [4 ]
宋海岩 [1 ]
肖稳安 [2 ]
机构
[1]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北京市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4] 重庆市气象局
关键词
地闪; 上升、下降时间; 回击次数; 回击间隔; 辐射场场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5-2007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SAFIR3000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闪相关参数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正地闪平均电流为33.43kA,负地闪为-29.57kA;正、负地闪电场变化波形平均上升时间分别为8.70μs和5.11μs,下降时间分别为23.52μs和28.37μs,两者上升、下降时间的月变化均呈反相关关系;地闪平均回击次数为1.57次,其中正、负地闪的平均回击次数分别为1.19次和1.64次,观测到的地闪最大回击数为13次。在正、负地闪中,单次回击闪电比例分别为87.24%和65.22%;地闪回击间隔时间呈准正态分布,集中在40~60ms之间的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23.43%,平均间隔时间为65.03ms,最大为426.8ms,最小为1.7ms;地闪总回击持续时间为0.03~948.4ms;归一化到100km后的正地闪首次回击辐射场场强为5.29V·m-1,负地闪为6.09V·m-1,正地闪继后回击场强为4.48V·m-1,负地闪为6.24V·m-1。
引用
收藏
页码:1450 / 14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西藏羊八井地区的闪电活动特征 [J].
王俊芳 ;
曹冬杰 ;
卢红 ;
王东方 .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831-836
[2]   北京夏季强雷暴降水回波结构与闪电特征个例分析 [J].
沈永海 ;
苏德斌 ;
刘锦丽 ;
段树 ;
吕达仁 ;
王振会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5) :582-592
[3]   北京地区正地闪时间分布及波形特征 [J].
张阳 ;
张义军 ;
孟青 ;
吕伟涛 .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4) :442-449
[4]   北京地区雷暴过程闪电与地面降水的相关关系 [J].
郑栋 ;
张义军 ;
孟青 ;
吕伟涛 .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3) :287-297
[5]   闪电电场变化波形时域特征分析及放电类型识别 [J].
刘恒毅 ;
董万胜 ;
王涛 ;
邱实 .
气象, 2009, 35 (03) :49-59
[6]   京、津、冀地区地闪特征的统计分析 [J].
周筠珺 ;
张健龙 ;
孙凌 .
灾害学, 2009, 24 (01) :101-105
[7]   雷电参数统计方法 [J].
陈家宏 ;
冯万兴 ;
王海涛 ;
童雪芳 ;
李晓岚 .
高电压技术, 2007, (10) :6-10
[8]   高原雷暴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分析 [J].
张其林 ;
郄秀书 ;
王怀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9) :94-98
[9]   甘肃平凉地区正地闪特征分析 [J].
张义军 ;
言穆弘 ;
张翠华 ;
王怀斌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3) :295-300
[10]   合肥地区地闪特征 [J].
祝宝友 ;
陶善昌 ;
刘亦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296-302